在绿茶界,太平猴魁的大名对于大家来说自然是如雷贯耳。但是据民间传闻,这太平猴魁的诞生,还是一段跟延误收成有关的故事。当年的太平猴魁还叫着“太平猴斗”,因为它形状酷似小蝌蚪。
为何太平猴斗变为了太平猴魁呢?据闻,在当年太平猴魁的采摘区,大家都有着采摘前看大戏的情况,那时候连本戏《杨家将》,一连唱了十整天,至谷雨那天才结束。茶山上的茶叶都已长成一芽三四叶了,往年太平猴斗一般谷雨前五、六天就要开采,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,看戏入迷的猴坑茶农误了农时,只好硬着头皮采下一芽三四叶,然后回家摘去多余的叶片,保留一芽二叶进行炒制,可干茶个头仍比往年的大了一半多。
茶叶一装篓,大伙就急着日夜兼程,把大个头的太平猴斗送往南京。可那时候大师傅之用眼角瞟了一下,就大喊:“出鬼’,这不是太平猴斗,太平猴斗没有这样大”。小徒弟只得再次取来茶样,师傅取来轻闻了一下干茶香气,忽然大叫起来“‘出鬼’,这茶怎么这样香,兰香扑鼻、高爽鲜灵,徒儿快准备茶具开汤”。冲泡之后的太平猴斗一入得师傅的口中,立刻发出第三声尖叫:“‘出鬼’,这茶太鲜醇爽口了,回味太甘甜了!”
这三声“出鬼”之后,大师傅弄了笔墨,在太平猴斗之前工整的加了一个“鬼”字,这太平猴斗就变为了“太平猴魁”,这段佳话流传出来,大家纷纷赞叹这字改得妙,太平猴魁,茶之魁首也!
提示:点击加入2000人的QQ专业群:5919079弘扬太平猴魁,提供老百姓喝的起的原产地好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