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,猴与猿同宗,作为灵长类动物中的猴,也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。猴坑的猴群,不仅极富灵性,还保留着十足的野性。
猴坑有猴经常出没,有人叫猴坑四周的大山为猴山。猴坑的猴子属于“黄山猕猴”的种群,毛色淡黄,尾巴粗短,平均身高0.5米,体重10多公斤,寿命在30年左右,它既是珍贵的观赏动物,也是高级实验动物,在医学、生物学中用途极广。据当地村民说,山中猕猴100多只,共分为8个家族。这些猕猴能摹仿人的许多动作,会喝酒抽烟,会舞蹈表演,会与游人握手,会配合游客拍照留念。然而,其野性不改,贪玩好动,野泼调皮,比动物园的猴子更富有野趣。
名著《西游记》描写的花果山上,有个一呼百应、八面威风、道遥自在的“美猴王”。虽然那只是一个神话故事,然而前往猴坑如有缘目睹猴群便知,猴王在猴群中的权威的确毫不逊色于一国之主,才晓得当年吴承恩创作《西游记》时,美猴王容貌举止确实源于现实生活。在上百只顽猴中,有一只公猴特别显眼,身躯高大,威猛健壮,毛色金黄光亮,它就是猴山上的“美猴王”。这只猴王上任已有两年多了,它当上猴王的那年才七岁,是猴山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猴君。
猴山原来有只老猴王,是现任猴王的父亲。猴王的宝座并非世袭制,而是依靠自己的智与力征服猴山所有公猴,击败原先的猴王才能夺得。争夺王位的前一个月,猴山开始战乱频频,血雨腥风,所有年轻的公猴都希望夺得猴王宝座,彼此间互不相让,整天厮杀。最后,这只小猴王力挫群雄,取得与老猴王决一死战的资格。这时的猴群已分成两大派别,一派是老猴王的死党,另一派却是小猴王的亲信,两大派别的猴兵猴将混战一团,惨厉的嘶叫持续了一天一夜,整个猴山充满着恐怖氛围。老猴王与小猴王虽为父子,可面对王位的争夺,两个都是血红了眼睛,你死我活地拼命厮杀。老猴王毕竟年岁已高,几百个回合的对阵,敌不过小猴王的猛烈攻势,终于被打落悬崖,摔入山下的太平湖。老猴王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国土,总想爬岸上作最后挣扎,企图转败为胜,哪知小猴王调兵遣将在岸边进行阻击,对峙了很长时间以后,老猴王渐渐体力不支,也没有力气再游到别的岛上逃生,终于沉入水底冒出一串串气泡,含着怨恨与惋惜命归西天了。老猴王的妻妾们见此情景,一个个趴在岸边揪心地哀声哭叫着,那场景无不令人落泪。人们可能觉得亲生父子间,这么惨烈地争夺王位不是太不可理喻了吗?殊不知, 自然法则就是如此无情,新老更替、弱肉强食,胜者为王。人世间宫廷争夺皇权不也演出多起弑君弑父、兄弟杀戮的惨剧吗。即便不是老猴王的儿子打败它,也会有别的公猴来改朝换代,每一只猴王的结局都是被武力推翻的。如果这老猴王乖乖地甘愿服输“退居二线” ,也许不至于丢掉性命,但它也只能做一个寻常猴民百姓了。禅让逊位之事,掀开猴王国的历史尚无先例。
每年秋季是猕猴的发情期,王位争夺战往往打响在这个时节。猴王虽然不是每年都换届,可一旦它在猴群中失去威慑力,其王位也就摇摇欲坠了。猴王与猴民的生活待遇差别大,吃食用餐时,别的猴子都鬼鬼祟崇、东张西望,惟恐同伴抢夺,只有猴王可以放心大胆地蹲坐着慢慢享用,它面前的食物无论怎么丰盛,也不允许猴民分享。休息的时候,山上最舒适荫凉的地方属于猴王的,山中所有的成年母猴都是猴王的妻妾。不过“正宫”只有一个,被尊为猴后。猴后可以享受与猴王同等的待遇,但猴后必须忠于猴王,整日追随猴王身边,其它侧妃们不被猴王宠爱时,才被特教拥有自己重新择偶的机会。
猴山有一只体格健壮的母猴,它就是原来老猴王的正妻,它已经没有耳朵了,耳朵是在争战中被抓掉了,它的鼻子生来就是歪的,被称作“老歪”。老歪生得并不漂亮,怎么会当上猴后呢?是不是老猴王是个色盲。其实不然,老歪是猴山最为专横跋扈的母猴,它见不得其它母猴靠近老猴王,谁得到老猴王的宠爱便会嫉恨,趁老猴王单独出巡之际,便扑上去将那些母猴咬得半死。这样一来,弄得所有母猴都畏惧老歪,只要老歪在猴王身边便退避三舍。老猴王淹死后,最怀念最悲伤最愤怒的当然也是老歪喽,老歪直到现在还憎恨着小猴王,总爱跟小猴王打架。小猴王对老歪倒也礼让三分,因为新任的猴后便是老歪的长女,看在爱妻份上,也就不与翠脾气的老丈母娘计较了。
猴山有只毛色光滑脸面和善的母猴叫白脸,是猴山最美的母猴。
它就是小猴王的母亲。当年老猴王非常宠爱它,而老歪最嫉恨的也是它。白脸性情温顺,在打斗上根本不是老歪的对手,因此很惧怕老歪,它现在虽然贵为猴王国的国母,可是吃食物时,发现老歪在身边,白脸还是不敢与之争抢。
猴王国属于母系氏族,幼猴只认得自己的母亲,整天跟随母亲左右,母猴在猴群中的位置也影响着它后代的政治地位。而母猴的地位除了依靠打斗试比高之外,还有另一个决定因素,那就是繁殖能力。成年母猴一般每年都会生产一只小猴。母猴的怀孕期为十个月,小猴出生后,三个月就能自由行动,长到六岁便已成年,开始择偶婚配“成家立业”生儿育女。老歪和白脸是猴山生育最多的母猴,都有七八个孩子,现在它们都已升到祖母级别,可见家族兴旺。猴山另有两只母猴,因为不能生育,受尽了猴王的冷落和猴群的欺凌,最无能的猴子都敢与之争斗,她们也非常羡慕那些拖儿带女的母猴们,有时趁母猴不注意,便偷偷地将猴宝宝抱了去搂在怀里,尝尝做母亲的滋味,可猴宝宝哪里肯卖帐,拼命地尖叫挣扎,招来猴母“嗖”地窜了过来与之争打。
猴王国里的每只猴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与各自的爱好。别看老歪平常一本正经的样子,却最喜欢饮酒,一闻到酒味就来劲,有机会进入山村农舍偷到一瓶酒,对着嘴一口气喝个精光,喝醉之后便扭着身躯迈着八字步,高兴时还跳一曲猴舞或表演几个惊险动作,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。白脸也有一个毛病,喜欢伸手掏人的口袋,别以为猴眼看不到人们口袋里的食物,猴子的精明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。
猴山还有一只母猴叫老五,性情有点像《红楼梦》里的赵姨娘,尽管没什么本领,却总喜欢惹事生非,长得鬼头鬼脑的模样,看人的时候往往用眼角偷瞟一眼,但它又是特别护幼的慈母,一旦碰上别的顽猴或游客欺负它的孩子时,它便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与之拼命断打,遇到什么可口的食品都省着留给孩子。猴山特别听话的猴子叫老六,老六极通人性,能听懂人的口令,会与人握手,能向人行礼致敬,可以说是猴坑猴王国的“外交大臣”。但它的脾气怪怪的,喜怒无常,说翻脸就翻脸。老六最后是老死的,临死前的一段时日,性情变得特别温顺,它的双眼总是蓄着可怜兮兮的泪水。
猴山有真意,谁能解得开。每一只猴都有不平凡的经历,猴坑猴的故事,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道不尽。猴王国里充满着恩怨情仇、明争暗斗、喜怒哀乐,无不令人发笑与深思。
据猴坑方氏族谱记载,北宋末年(公元1127) ,方桂公率领族人从徽州府歙县桂林徙迁至婺源县镇头,后又在方长揖公带领下,从婺源县镇头迁至太平县麻村定居,族人经商者众。
唐宋时期,为了充实国库存量,政府对于茶叶的生产、流通、交易进行严格管制,极大地影响了茶农、茶贩、茶商的利益,加上豪商巨贾的剥削,从而引起民众的积极对抗甚至武力反抗,导致各地茶贩举行武装暴动,其规模较大的有几起,譬如公元1077年的彭州茶场园户的暴动,公元1175年湖北等地的茶贩暴动等。据说,著名的方腊起义也是由茶而起。
方腊,又名方十三,歙州人。宣和年间,农民茶叶卖不出去,即使卖了还交不起赋税,农民只好不采茶,采了茶的也只能忍痛倒入溪里。在这种情形下,有一年又遇到浙西大旱,七八个月不见雨水,禾苗焦黄,秋收无望,饮水困难,而官吏却逼税更甚。方腊于宣和二年(公元1120)十月揭竿起义,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攻占江南六州五十二县,威震东南半壁,威胁大宋朝野,是当时影响极大的农民起义。公元1121年夏,起义失败后,方腊被俘牺牲。方腊起义失败后,官府追杀其余部将领,他们为躲避官府追捕四处躲藏,义军曾管辖地盘的百姓也跟着遭殃。以方秋涯为首的方氏族人则迁到猴坑深山,定居于狮形尖下,从此在猴坑开荒种茶、种玉米维持生活。方秋涯成为猴坑方氏族人一世祖。
清咸丰九年(公元1859)八月,太平军右军主将韦俊(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胞弟)在安徽和州与英王陈玉成因争权发生冲突,率部投降清军。他们先后攻占枞阳、石埭、太平等地后,韦俊又率叛军进攻泾县,他们从古道翻越狮形尖经过猴坑时,村民们以为是太平军到来,纷纷出门欢迎,哪知叛军乱砍乱杀,猴坑的“邦、继、瑞”三辈人大多死于乱刀之下,顿时山村血流成河,横尸山洞,直至两三年后,劫后余生四处躲藏的方氏族人,在方先柜祖母的带领下才陆续返回猴坑收拾残局,搭修草棚重建家园,慢慢地聚集了十来户方姓人家,山村才恢复了一些生气。村民们上山垦荒种茶,经过几年的艰辛才使茶园长势好转,这为日后创制太平猴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翌年,清军与太平军在庐江挂车河一带进行了拉锯式争夺战,战场非常激烈,当地百姓无法生活,纷纷举家南迁,王氏也从庐江长冲乡三十里铺迁至猴岗定居。猴坑与猴岗两村上下相邻,王氏迁居猴岗后以看山与守墓为主,后来渐渐形成一个高山村落,山上与山下互通婚姻,和睦相处,共同开荒种茶,时常聚在一起切磋种茶制茶技艺。
提示:请认准猴魁官网,快速购买>>
小谢手机和微信:13955960961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送野生猴魁试吃装)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
上一篇:浮水宕,太平猴魁正宗原产区
下一篇:高山茶——厚积薄发的傲骨侠情